北宋庆历七年(1047年)四月初,27岁的王安石以大理评事赴知鄞县。他是进士甲科高第,考了第四名,本可按惯例获取晋升的机会,却没去申请,主动远赴浙东海隅的一个小县,施展治民的抱负,当了三年官。这是他第一次主政一方。如果说上文《游锺山》是他看破官场沉浮之后的豁达之作,那“不畏浮云遮望眼”则正是他鄞县任满之际踌躇满志的写照。浚渠川,兴水利,建县学,兴教育,这是王安石在鄞县时所作的改革,为日后熙宁变法积累了实践经验。
这本书将详细为我们介绍王安石在鄞县东钱湖的故事。书中分章梳理王安石在这里的生活、治政、创作,通过东钱湖百姓对王安石的感恩和纪念,揭示了王安石为东钱湖做的贡献。东钱湖是王安石在鄞县施政的起始点,在王安石的人生轨迹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而王安石也怀着深厚的爱民之心给东钱湖留下了千年历史文化遗产。通过本书,能够看到王安石的勤政爱民和担当有为,也能领略东钱湖的精致秀美和风韵气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