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把成熟比作自然万物的理想,那么立秋的到来,便意味着万物生长距理想又近了一步。而对于人生来说,不管经历多少轮秋风萧瑟,我们与理想的距离,可能总还有三万里那么遥远。
在拨动无数人“唐诗DNA”的《长安三万里》中,我们随一首首诗词见证了诗仙李白的壮志难酬、命运沉浮,而高吟一句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”便又能将种种失意洒脱化解。或许,人生的成熟,并非是早早触达理想,而是纵与理想三万里相隔,心中却仍住着长安。
01.《李白传》
酒入豪肠,七分酿成了月光,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。他就是“诗仙”李白,一个音乐的、诗的、奔放的、黄金时代的代表者。在著名文史学家李长之先生的这本《李白传》中,盛唐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一生,被他以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,既有史学家的严谨,又有文学家的才情,深入浅出,带你走进盛唐的斑斓世相和李白的内心世界。
02.《梁晓声说人生》
四季轮回,万物寻规律生长成熟,人生却总是起起伏伏,充斥着无常。这本书被称为散文版《人世间》,书中梁晓声用他的亲身经历与感悟告诉你,面对无常,面对挫折、失落与不公,你依然可以收获积极向上走的人生。作家对人生的思考、对价值观的打量、对社会变迁带给青年人的冲击感同身受,字里行间流露出质朴而打动人心的梁氏风格,也流露出人生在世最宝贵的那份清醒与热爱。
03.《文学肖像》
当我们惊叹于诗歌的浪漫与阔达,文学的力量便在心中又一次的生根发芽。而《文学肖像》这本书则将笔锋聚焦在一个个卓越文学创作者的身上,透过一幅幅动人的文字肖像,带人们窥见文学世界的光怪陆离与无限可能。
在这本由俄国作家和外国作家组成的“画册”中,有我们十分熟悉的如爱伦·坡、席勒、安徒生、亚历山大·格林、布尔加科夫、爱伦堡、库普林等作家的二十五幅肖像,它们风格各异,色彩斑斓,有的是笔墨浓重的油画,有的是一蹴而就的速写,但每一幅画中的主人公,都与帕乌斯托夫斯基作为一个作家或者作为一个人的生活,发生过密切的关系。